在這個「低頭時代」,我們的家人可能比鄰居還陌生。爸媽滑手機、孩子打遊戲,一家人明明住在同一屋簷下,卻活在不同的世界裡。
但別擔心,這不是科技的錯,而是我們忘了「一起玩」的重要性!
家庭活動,不是例行公事,而是讓家人從日常抽離、重新建立連結的魔法時刻!今天,就來聊聊 7 種 讓親子關係升溫、讓回憶變得豐富、讓家人不再只是室友 的家庭活動,讓你的小孩長大後回想起來,會說:「我家,真的很好玩!」
共同閱讀:一本書,開啟親子對話的魔法!
有些爸媽會想:「小孩那麼愛滑手機,怎麼可能跟我一起看書?」
但問題不是書無聊,而是 「閱讀體驗」沒有變得有趣!
試試這些方法,讓親子共讀變成真正的樂趣:
✔ 輪流讀角色:選一本有劇情的故事書,爸媽負責敘述,孩子來演主角,還可以配音效果!
✔ 即興改編故事:讀完後,讓孩子續寫結局,或者把角色換成自己,全家人腦洞大開!
✔ 討論「如果是你,會怎麼做?」:培養孩子的思辨力,讓閱讀變成一場親子對話,而不只是「聽故事」。
閱讀不只是吸收知識,而是打開對話的鑰匙,讓家人透過一本書,進入彼此的內心世界。
創意手作:放下3C,動手創造才是大腦的快樂時刻
📌 你知道嗎? 研究顯示,動手做手工能讓大腦釋放「快樂激素」,而且親手完成作品的成就感,比通關手機遊戲還爽!
但請放心,這裡不是要你家變成手工藝教室,而是讓孩子透過 「動手創造」 來釋放想像力和親子互動!
試試這些家庭手作活動:
✔ 親子 DIY 卡片:讓孩子為家人做一張獨一無二的手繪卡片,順便練習表達感謝!
✔ 回收手作挑戰:用家裡的回收紙箱、瓶罐,變成機器人、迷你房子,讓孩子體驗「變廢為寶」的樂趣!
✔ 一起畫家庭故事漫畫:每個人畫一格,接龍畫出全家人的「奇幻冒險」!
重點不是畫得多好,而是「一起動手做」的過程,才是最美的回憶!
戶外探險:帶孩子走進大自然,而不是被困在四面牆
孩子一天待在室內的時間,比 30 年前的孩子多了一倍。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對「天空長什麼樣」的興趣,遠不如對「螢幕裡的虛擬世界」。
帶孩子走出去,不只是運動,而是讓他們親眼見證這個世界的美好!
來點家庭戶外冒險!
✔ 微旅行:不用跑太遠,選擇離家近的郊區步道、公園,來場輕鬆的小遠足!
✔ 星空下的秘密基地:帶孩子去露營、夜觀星空,讓他們親身體驗「宇宙的浪漫」!
✔ 親子騎行:找一條安全的單車路線,全家人一起騎車兜風,比車子更能感受風的自由!
孩子的童年,應該有更多泥土味、青草香,而不是只有電視藍光。
家庭遊戲之夜:讓笑聲取代「各玩各的」沉默
「來玩桌遊吧!」
「等一下,我在玩手機!」
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?
但如果你拿出 「超級好笑、全家都能參與的遊戲」,你會發現,孩子的注意力,會瞬間從螢幕轉移到你的身上!
🔥 推薦幾個最適合家庭的遊戲:
✔ 「你畫我猜」:畫出各種搞笑詞彙,看誰能猜中!
✔ 「說謊大挑戰」:每人說一個故事,其中一個是假的,全家人來猜哪個是謊言!
✔ 「家庭迷你運動會」:用家裡的物品設計挑戰,例如「紙杯疊疊樂」、「枕頭戰」,讓孩子放電一下!
遊戲的目的不是競爭,而是讓家人「一起笑」,這才是最棒的親子時光!
烹飪活動:廚房不是爸媽的戰場,而是親子的小天地
孩子不是天生挑食,而是因為他們「沒有參與料理的過程」。讓孩子下廚,不只讓他們更愛吃,也能訓練專注力、手眼協調,還有成就感!
簡單的親子料理挑戰:
✔ 比薩 DIY:讓孩子自己選配料,動手做出最特別的口味!
✔ 早餐小廚師:簡單的吐司拼盤、愛心煎蛋,讓孩子動手做給家人!
✔ 甜點派對:一起做餅乾、杯子蛋糕,順便讓孩子認識不同的食材!
親子料理,不只是吃東西,而是創造家的味道和回憶!
定期家庭會議:不是討論功課,而是討論「我們的家」
「家庭會議」聽起來很正式,但其實它可以超有趣!
它不只是用來罵孩子功課沒寫,而是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有機會 「發表想法、決定家裡的事情、分享心情」!
📌 家庭會議怎麼開?
✔ 讓孩子參與決定(「下次家庭旅行去哪?」)
✔ 討論家裡的開銷(「這個月我們可以省在哪裡?」)
✔ 交換彼此的困擾(「這週有沒有讓你開心或難過的事?」)
讓孩子知道,他在這個家裡,不只是被管理,而是「被重視」!
計畫旅行:每段旅程,都是家庭的回憶拼圖
旅行的意義,不是打卡,而是一起創造「屬於我們家的冒險故事」!
讓孩子參與旅行計畫,讓這趟旅程更有意義!
✔ 讓孩子查資料、選景點
✔ 一起規劃行程,而不是爸媽一手包辦
✔ 讓孩子拍照、寫旅行日記,記錄每一刻
因為,回憶,不是照片,而是那些一起大笑、迷路、發現新事物的時刻!